一、胜利的喜悦油画赏析?
从历史还原角度剖析,令我最感欣喜的是何孔德巧妙地在“两身军服”上浓墨重彩,以史诗般的细节勾勒历史真实。透过画面,观众看到毛泽东身穿红军军服,朱德身穿起义军军服,两位领袖满面笑容,携手同行。这种不言而喻的符号表达,一目了然地还原了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这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揭示了作品的主题——“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从此形成红军主力,使我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大旗举得更高更牢”(粟裕:《激流归大海》)。这样精巧、准确的画面设计,使得今天的观众在有限的画幅中,真切地了解到这段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强烈感受到革命者“雄关漫道真如铁”的革命热情、勇气与信念。
“螺旋形”构图延展戏剧张力
从当下大众审美经验来看,该幅作品画面的构图技巧方法给观众营造了一种舞台无限延展、想象空间不断延伸的戏剧效果。六面红旗成为观众视线的“指挥棒”,引导大家的目光从画面右下角开始,游弋到右上部分,再跟随画面上半部分红旗招展的曲线,视线转移到画面左上角。此时画面来个定格,稍歇片刻,气韵流动,“峰回路转”,观众视觉被左边小角落或背或侧的各色人物吸引,视线一路逡巡,漂移至左下角,军民“勾肩搭背”亲如一家的背影,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支人民军队“军民鱼水情”的精神特质表达得淋漓尽致。画面就像一支会飞的、神奇的画笔,继续游走,观众的情绪与视线亦如影随形,透视至画面中部4个人物,最终强力聚焦到画面中心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身上,形成了丰满平实却意境悠远的螺旋形构图。
从绘画经验来看,螺旋形构图经常出现在描绘战争场面的宏伟雄壮与动荡激变的感受中,因为螺旋形构图可以产生激荡的向心力量,给人一种强烈的变化与不安感。但何孔德将这种“螺旋”技法创造性地运用在会师的欢庆场景中,反而形成了一种戏剧张力,从边缘外围到核心焦点,形成一股紧紧团结在领袖周围的聚合力、向心力。如石投湖水,波心荡漾,涟漪泛起,却奔涌至漩涡。而舞台中心两位领袖的携手格外吸睛,观众情绪与情感又随之波澜起伏,仿佛置身其中,成为欢庆会师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在这一点上,何孔德先生把握人物关系复杂性、创造巨型舞台画面的艺术天赋与人性洞察情怀令人钦佩。
文艺工作者交出“时代答卷”
重读红色题材美术经典,我最大的体会是其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审美建构,通过视觉产生正大气象的崇高精神力量,以雄浑和刚毅的笔触,视觉再现党领导人民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
崇高伟大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类的激情、梦想、自主性一直以来都是崇高的关键主题。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正确道路。
从这个角度来看,红色题材美术经典的成功,不在于文体创新,而在于对事件细节的提取和崇高感的把握,以及形成“绘画的舞台”。红色题材美术经典往往具有电影史诗般的品质,在艺术表现上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文艺界如何在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过程中,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能否像何孔德先生一样,自如驾驭绘画语言,艺术化再现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艰辛探索、夺取伟大胜利的辉煌历史,创作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如何发挥文化力量、文学艺术作用,增强“四个意识”,服务大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绵薄之力……成为摆在我们每名专职画家、文艺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慈禧太后罕见老照片:真实长相究竟有多漂亮?
慈禧很爱美,对自己的美貌也是很自信的呢,所以常常照相。流传后世的慈禧照片不少,可一点不好看,都是她六十岁后的年老照片,当然再漂亮的女人老了也不好看,可年轻的慈禧还是长的不错的,否则咸丰这个好色之徒也不会喜欢她了,还生了唯一的一个儿子呢!
史书记载慈禧“少而慧黠,嬛艳无匹侪”,就是说慈禧少时机灵聪明,她的艳丽同辈中是没有人能及的,当然史书有些粉饰也是无可厚非的,说很艳丽不见得,长的不错还是能确定的!慈禧自己都说“宫人以我为美”,说宫里的人都说我美呢,嫉妒我的美貌呢,这当然是自恋的说法,但至少不丑,太丑了自己也不好意思说自己很美呢!服侍过慈禧多年的女侍官德龄对慈禧的容貌评价道:“太后当伊在妙龄时,真是一位风姿绰约、明媚鲜明的少女,即使在老年之时,也保持动人的风姿。”,当然这有拍马屁的成分,但至少说明慈禧还是长的不错的,太丑你也不会那样说了,德龄不是个阿谀奉承的女官!历史也侧面也说明了慈禧年轻时真的挺漂亮的哦,慈禧17岁就选秀女进宫,初封兰贵人,22岁生了咸丰皇帝唯一的儿子同治皇帝,成为懿贵妃,可以说平步青云了,如果慈禧不好看,第一轮选秀就淘汰出局了,好色的咸丰也不会看上她了,就因为慈禧长的不错,咸丰才喜欢她!虽说慈禧不是咸丰妃子里面最漂亮的,可慈禧却受咸丰的宠爱,除了漂亮之外,就是慈禧的文学休养和智慧了!慈禧书画都不错,写的一手好字,咸丰有时就让慈禧代为批阅奏章,还会询问慈禧对政务的意见,可见慈禧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赢得咸丰的欢心!
当然慈禧自己很注重自己的美貌,很重视保养,只要是能帮助养颜的东西,不管是化妆品还是吃食,慈禧都要最好的!慈禧也会保养,据说慈禧洗一次澡都要十几个宫女服侍,每次洗澡就要用十几条新的毛巾,就怕旧毛巾伤害了皮肤!当照相机进入中国后,慈禧很喜欢拍照,就是自信自己很美,自信本来就是一种美的气质。虽说慈禧的照片拍的都是老时的样子,可这个老太太在当时的条件下,保养的还是不错的,端庄有气质,养尊处优嘛,大权在握的那种高傲姿态,确实有风格!
孙殿英盗掘慈禧陵墓,打开棺材,慈禧竟然栩栩如生,皮肤还有弹性呢!不过再漂亮也是死人一个,士兵搜光了财物,连慈禧身上的衣服都扒掉了,毕竟衣服也值钱啊,金丝银丝绣的呢,慈禧的尸体被撇在一边!当然用现在的技术对慈禧的头骨进行复原,也是能描绘她年轻时真实的容貌,只不过现在不准打开慈禧陵墓的地宫,所以就搞不了,不排除以后有这个机会呢!